專欄中日關係

中日美將重蹈一戰覆轍?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釣魚臺爭端導致中國、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讓人回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今中國和一百年前的德國很相似,都擔心遭到老牌強國壓制,而日本政壇的民族主義傾向令人擔心。

明滅閃爍的黑白電影中刻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男人們「躍出戰壕」迎敵的場景似乎久遠得不可想像。然而,如果你認爲當今世界強國再也不會像1914年一樣捲入戰爭,那就太自以爲是了。中國、日本和美國之間持續升溫的緊張局勢與近一個世紀前那場可怕的衝突有相似之處。

最明顯的潛在導火索就是懸而未決的中日領土爭端,這一爭端涉及的島嶼在中國叫釣魚臺,在日本叫尖閣諸島。幾個月來,兩國飛機和船隻在爭端島嶼附近謹慎對峙。去年10月底,提心吊膽的美國派遣了一個頂級使團出訪北京和東京,該使團由美國外交政策圈子中的四位要員組成,其中包括小布什(George W. Bush)時期掌管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以及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國務院的副手詹姆士•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

這個由兩黨人士組成的美國代表團明確表示,中國如果攻打這些島嶼將觸發美國履行對日本的防衛承諾。危險是顯而易見的,就像1914年一樣,一起小事件就可能啟用同盟承諾,從而引發一場大範圍的戰爭。

您已閱讀26%(486字),剩餘74%(13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