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解決「德國問題」要靠德國

FT專欄作家菲力普•斯蒂芬斯:如果柏林方面不想被指責爲欲打造一個德國的歐洲,它就必須說服大家相信德國願承擔起身爲歐洲一員的責任。

你或許認爲,一個衰弱的法國會令柏林方面心中竊喜。畢竟,由於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國內陷入困境,德國爲歐洲開出的經濟「處方」已不再面臨任何障礙。然而,歐洲以及歐元區糾葛不清的政局遠要比這複雜。法國的衰弱其實也是德國的麻煩。

的確,從德國政治人士對歐蘭德困境的討論中,可以聽出他們有一絲優越感。三十年前他們說,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企圖挑戰正統經濟理論,到頭來卻是白白浪費了兩年時間。後來的法國總統肯定從這段經歷中汲取到了什麼吧?

但與此同時,這些德國官員也承認,法國的困境令柏林方面深感不安。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需要「法德引擎」的,或者至少是需要這個傳說中的歐洲一體化引擎的表象。法國的衰弱使得德國看上去像是一位過於強勢的反派,另外也讓人覺得領導權握在柏林方面手中。對歐洲史稍作了解便明白,這種地位對默克爾沒有任何好處。

您已閱讀20%(405字),剩餘80%(16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