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中國摸索成爲「規則制定者」

中國正在從企業監管的規則接受者轉變爲規則制定者。但最近蘋果在中國認錯,以及嘉能可併購被擱置的兩個案例凸顯出,中國政府的影響力有時超出了它的實際能力。

嘉能可(Glencore)是大宗商品市場的巨擘,蘋果(Apple)則是消費電子領域盡人皆知的企業。但這兩家公司的規模和名望卻幾乎未對中國政府上週的兩個決定產生任何影響。

中國政府的漫長審批過程迫使嘉能可再次推遲其與斯特拉塔(Xstrata)價值760億美元的合併交易。同時,蘋果則在受到中國媒體的一連串抨擊後被迫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並調整了其保修政策。

中國對待這些大型企業的方式突顯出,中國的崛起不僅體現在爲外國企業提供市場方面,還體現在對這些企業實施監管方面。中國政府運用這種力量制定的政策,能夠影響跨國企業在中國本土以及海外市場的運營。

您已閱讀15%(268字),剩餘85%(14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