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

探索中國對外戰略新思維

北京大學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中外戰略對話研究中心主任王敏:中國突然走到世界前臺,行爲舉止還不完全適應。雖頻頻伸出橄欖枝,卻難以換來國際社會的普遍信任,亟需新的戰略思維。中國具備發展中大國、經濟大國和地區大國多重身份,應維護中美、中俄三方大國關係。中國要大而不驕、強而不霸。

自18世紀中葉與西方工業革命失之交臂,200年間,中華民族一直在封閉落後與苦難屈辱中徘徊。1949年之後,中華民族重新站立起來。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奮力追趕,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迅速上升。而中國對自己突然走到世界前臺,行爲舉止還不完全適應。雖然中國頻頻向世界伸出橄欖枝,但某些國家卻心態複雜、疑慮重重,不願看到甚至試圖阻擋中國崛起。面對現實,中國亟需全面審視對外關係,創新戰略思維,以更高智慧贏得戰略主動。

一、趨利避害應對外部環境新變化

綜觀21 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外部的經濟、政治、安全環境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將對中國未來產生深刻影響。

您已閱讀4%(286字),剩餘96%(77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