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

上班一大事就是上網摸魚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就算是特別忙的時候,我也會上上網。我發現,把時間浪費在網路上的誘惑是如此巨大,它就像毒品一樣,讓我欲罷不能。

上星期的一天,我正在座位上閱讀一篇有關工作時上網摸魚的學術論文時,掃了一眼電腦螢幕,看到有個同事發了一條tweet訊息:「沒想到這麼搞笑。」我點擊了裏面的鏈接,看到了一些艦艇的照片,名字都很蠢,例如HMS Gay Viking號、HMS Spanker號、SS Lesbian號、USS Saucy號、SS Iron Knob號。起初我大笑不止,不過當我看到HMS Cockchafer號和HMS Grappler號時,我想:「不會吧?」於是我開始查閱維基百科(Wikipedia),發現HMS Cockchafer號是第五艘使用這個名稱的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艦艇,該艇建造於1915年,在一戰中曾保衛過英國東南海岸,還參加過英蘇入侵伊朗行動。

證實了這點之後,我看到推特(Twitter)建議我關注一個名字隱約有點熟悉的人,爲此我用谷歌(Google)搜了她的名字,開始瀏覽她那有些乏味的履歷。這時候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上一則關於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報導中說,卡麥隆就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針對凱特•米德爾頓(Kate Middleton)的言論發表了意見,曼特爾曾說米德爾頓看上去就像櫥窗裏的人體模型——其實這是個十分明顯的事實。天哪!我在幹什麼?正值工作日,我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卻把整整一個小時白白地浪費了。

我如此炫耀自己私自佔用工作時間這種有如偷竊的不光彩經歷,是因爲當時我正在閱讀一篇令人震驚的論文。這篇論文讓我瞭解到,說到上網摸魚,我只能算是業餘選手。根據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約瑟夫•烏葛林(Joseph Ugrin)教授的研究,美國員工平均花費60%到80%的工作時間在網上做與工作無關的事。這一數字讓我覺得沒那麼慚愧了,不過也讓我爲所有其他人感到絕望。

您已閱讀42%(801字),剩餘58%(10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