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氏酒莊

歐洲葡萄園正遭受菌害

FT專欄作家簡希絲•羅賓遜:因爲有波爾多大學的技術支持,波爾多人的日子不算太難過,但孛艮地人則顯得孤立無援。十年前,葡萄酒塞也出現過這種危機。

在走訪孛艮地(Burgundy)和羅訥河谷(Rhône valley)進行2011年份葡萄酒品嚐時,我發現那裏的釀酒人都愁眉苦臉。令他們愁眉不展的,不是2012年糟糕的生長季節和產量降低,而是另外一個更加嚴重而且長期的問題。

此次產區走訪的第一站是奴依丘(Côte de Nuits),在吉弗雷-尚貝坦(Gevrey-Chambertin)村丹尼•巴切雷(Denis Bachelet)管理的酒莊,我意識到了他們目前所遇到的問題的嚴重性。巴切雷(Bachelet)是一位性情溫和的釀酒師,所釀造的葡萄酒非常平衡和內斂。他目前最爲擔心的是葡萄園植株的死亡率每年都高達10%-20%,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是埃斯卡(esca),一種專門攻擊葡萄植株木質部的真菌。

在去往世界著名莊園阿曼盧梭(Domaine Armand Rousseau)的路上,艾瑞克•盧梭(Eric Rousseau)也表達了與丹尼相同的擔憂——以莊園的原料產地之一卡澤蒂耶一級園(Cazetiers Premier Cru)爲例,每年都有大量樹齡長達五十年的老藤因爲染病而不得不進行拔除,這對莊園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教皇新堡(Châteauneuf-du-Pape)產區,保爾-文森•艾弗瑞(Paul-Vincent Avril)最寶貴的葡萄園——教皇園(Clos des Papes),近年來葡萄植株因病而造成的年均損失已經達到每公頃一百株,損失可想而知。疾病的傳播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卻是無藥可醫,而孛艮地現在遇到的就是最可怕的情況。

您已閱讀24%(652字),剩餘76%(20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