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書評

《中國3.0》:中國式辯論

FT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中國學者正在激烈討論著國家的未來以及它在世界上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辯論比西方的對應辯論更有意思。

《中國3.0》(China 3.0),馬克•倫納德(Mark Leonard)編,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出版(可從ECFR.eu網站下載,價格不詳,可能免費)

中國是一個一黨制國家,媒體仍然受到嚴格管制。但如果以爲思想辯論因此遭到扼殺,那就錯了。相反,中國學者正在激烈討論著國家的未來以及它在世界上的角色。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辯論比西方的對應辯論更有意思。原因是,歐洲或美國的辯論建立在主流對某些基本原則的廣泛認可之上,比如關於民主、資本主義和國際秩序的原則。

您已閱讀18%(271字),剩餘82%(12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