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聯邦調查局(FBI)以製造假冒葡萄酒爲罪名而逮捕某人時,這種越來越猖獗的犯罪形式也隨之浮出水面。關於這位叫做魯迪•庫尼亞萬(Rudy Kurniawan)的葡萄酒愛好者(事實上他有著很多的化名)的傳聞其實已經在美國葡萄酒業界內流傳甚久,但當事情在三月初真正發生時,人們還是深感意外。他位於南加州(southern California)的住所被警方搜查,本人遭到逮捕,警方拍攝到的照片被人們廣爲傳播,照片內容包括造假設備和大量的假冒酒標,其中有著名莊園柏圖斯(Pétrus),拉芙樂(Lafleur)和拉菲(Lafite)。
我好奇的是,如此猖獗的造假行爲會對精品葡萄酒賣家和買家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正當我詢問葡萄酒業界內一些最重要人物對此事的反應時,又有一枚重磅炸彈在波爾多(Bordeaux)引爆了,那就是從2012年份起,作爲一級莊園的拉圖(Château Latour)將不再出售期酒(en primeur),以後所釀造的佳釀將會直接在莊園出售,做出這個決定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酒莊越來越注重產品出處的可靠性。
孛艮地(Burgundy)著名的羅曼尼•康帝酒園(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也在醞釀一系列措施。該莊園的葡萄酒在英國市場由科內-巴羅公司(Corney & Barrow)獨家代理,該公司同時也是柏圖斯莊園在英國的獨家代理商,而柏圖斯被稱爲是波爾多的羅曼尼•康帝。迄今爲止,科內-巴羅公司多年來爲客戶提供柏圖斯莊園的真假鑑別服務,儘管這項服務屬於免費項目,但是客戶必須在接受服務前同意一個條款,即所送樣品如果可疑,則立刻會被沒收。儘管到目前爲止,在送檢的一百到一百五十支樣品中只有極少的贗品,但科內-巴羅的行政董事亞當•布萊特-史密斯(Adam Brett-Smith)仍然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我估計以後贗品率將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