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葡萄酒

與大導演科波拉飲酒

FT專欄作家簡希絲•羅賓遜:科波拉承認自己並非葡萄酒專家,他喜歡烹飪。喝什麼酒這樣的決定,他更喜歡主隨客便。於是,這艱鉅的任務就落到了我頭上。

本月初,好萊塢某世界級電影導演邀我赴宴,這也算是本人平生第一遭。與對方敲定會談時間時,我還顯得極不耐煩,事後想想真是不明智。我原以爲7:20趕到The Square酒店(這家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時尚酒店是葡萄酒愛好者與對沖基金經理們心儀的酒店),時間上應該還綽綽有餘。待趕到那兒後,看到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與他那位精明能幹的年輕銷售總監希瑟•戴薩沃耶(Heather de Savoye)正並排坐在酒吧區,神情顯得有點沮喪。

更糟糕的是,科波拉所繫的淡藍色領帶上散佈著數字7,領帶是他妻子埃莉諾(Eleanor)所送的禮物。「7是我的幸運數字,」科波拉說,他在想方設法消除我的尷尬,他出生於1939年4月7日,他舉止得體,待人隨和,這方面在電影這行裏算是佼佼者。

37年前,科波拉出資買下了古斯塔夫•尼伯姆(Gustave Niebaum)破舊的葡萄酒莊園,在納帕河谷(Napa Valley)這個適宜耕作的地方紮下根來,也許正是這讓他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雖說拍攝《現代啓示錄》(Apocalypse Now)與執導《教父》(The Godfather)大獲成功反映出他潛在的瘋狂勁。「倫敦是不是有家名爲The Cod Father的魚餐館?」,這是他常用的開場調侃語。此外,義大利南部血統的科波拉家庭觀念很濃,出於拍攝工作需要,他得滿世界跑,身邊總是帶著妻兒老小,儘管他們動身去菲律賓拍攝《現代啓示錄》時,原定呆半年,卻沒想到在那兒足足呆了三年。

您已閱讀17%(644字),剩餘83%(31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簡氏酒莊

簡希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從事葡萄酒報導長達37年。1989年起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葡萄酒報導。1984年,她成爲葡萄酒貿易行業外的第一位葡萄酒大師,並在全球品評葡萄酒。她撰寫過多本經典葡萄酒專著,包括《牛津葡萄酒百科辭典》,以及與休·強森(Hugh Johnson)合著的《世界葡萄酒地圖》。她還是個專業電視講師,主講的「簡希絲•羅賓遜葡萄酒課程」和「酒商的故事」,曾獲得多個電視節目大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