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我是書蟲

惡性循環的出版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中國實體書店,三個方面做得極差:一,分類不夠細。二,排列不科學。三,沒有翻閱的便利性,禁止讀者細讀。

前兩天在網上看見一個神級吐槽貼《中國實體書店崩潰的真相》(鏈接:http://www.vjianke.com/ZUKT6.clip#ZUKT3 ),真是淋漓盡致啊。關於獨立書店崩潰的事我們已說得太多,書店老闆們訴說的冤屈已經太多,學者們的分析和評論已經太多。而真正把出版這個行業的破棉絮翻出來,讓大家看看裏面已經佈滿了的蝨子和跳蚤的,卻太少。

我試著歸納一下這個網友的觀點:

一、書店最主要的功能是展示作用。實體書店的益處就在於這裏,因爲網路的展示功能非常有限。但是中國實體書店沒有什麼書可供展示,因爲全是一堆爛書。

您已閱讀9%(256字),剩餘91%(26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我是書蟲

連清川,70年代人。曾任南方報業《21世紀環球報導》副主編,其後遊學美國三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和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後在民營、國營、合資,印刷、電視、網路媒體均有短暫停留。唯好讀書寫字。讀書無挑揀,只要有情趣。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