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克萊(Barclays)董事長馬庫斯•阿吉斯(Marcus Agius)的辭職聲明中,有兩點讓我感到奇怪。
一個是他提到「上週的事件」已經對「巴克萊的聲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我看到的關於巴克萊參與操縱銀行間拆借利率醜聞的監管報告來看,巴克萊早在2005年就遭受了這些基本上屬於自作自受的打擊,並持續數年之久。但阿吉斯暗示,只是現在的外部「事件」才使巴克萊的形象岌岌可危,這往好了說是不恰當的,往壞了說是誤導性的。
另一個說法更令人擔心:就巴克萊的聲譽而言,「責任到董事長爲止」。我曾見過阿吉斯;這位瑞德集團(Lazard)英國分公司的前董事長是一位典型的倫敦金融城高階主管:彬彬有禮、溫文爾雅。這種粗俗的美式英語聽起來不像是他說的。但這不是一個語氣的問題:責任真的就到他爲止了嗎?
您已閱讀21%(340字),剩餘79%(12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