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都是精神病患者嗎?《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一位文學評論家的一篇文章就有這樣的暗示。威廉•德萊塞維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文中指出,資本主義的基礎就是不堪的行爲,包括「做假賬、逃稅、傾倒有毒廢物、違反產品安全、操縱投標、過度貪慾、作僞證」等。他的結論有個前提,即自由市場是非道德的,資本家的價值觀也與基督教價值觀不符。
諸如「佔領」運動、甚至是近期法國選出一位社會黨總統這樣的爆發事件,都是被寵壞的社會的產物,很多人拒絕接受這樣的事實。由於人們普遍不瞭解物質文明是如何獲得發展的,因此學者、政客以及工會領導人正日益激起人們對各類財富創造者的仇恨。
那麼這類活動分子是否認爲新產品和服務的出現是政府幹預的功勞?在他們看來,道路、學校、警察局、醫院的建設費用都是從哪來的呢?他們是不是認爲消費創新、技術進步、稅收資金都是從神聖的公共部門來的?爲什麼追求利潤的動機在人們眼中如此邪惡,而在大學這樣的地方工作卻顯得如此高尚?
您已閱讀29%(430字),剩餘71%(10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