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

中國看到東歐黃金機遇

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李克強最近接連出訪中、東歐,這似乎表明,北京意識到,在西歐忙於應對歐債危機之際,中國可以藉助雄厚的外匯儲備在中、東歐地區擴張。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投資東歐企業方面採取了更具戰略眼光的方式。

說起全球商業重心轉移的最新跡象,不妨考慮溫家寶上月下旬訪問華沙之行。整整16名中歐及東歐的政府首腦幾乎排成一隊,在一個商業論壇上等著會晤中國總理。大約300名中國商界高層人物,以及450名中、東歐地區的高階主管也出席了這個論壇。

溫家寶宣佈爲東歐基礎設施和技術領域的聯合投資項目設立100億美元的特別信貸額度,當時只有兩個較小的歐元區國家有代表在場,而西歐國家全體缺席。

緊接著溫家寶的東歐之行後,仕途看好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也出訪該地區。在莫斯科,李克強與俄羅斯企業,包括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旗下的俄羅斯鋁業(Rusal)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股份公司(Gazprombank),簽署了27筆協議,總價值150億美元。在匈牙利,他簽署了7筆協議,包括一筆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該信貸額度面向若干項目,包括一條(中方建設的)連通布達佩斯機場的鐵路。

您已閱讀22%(384字),剩餘78%(13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