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我是書蟲

熊十力與儒家共和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甄嬛傳》和《共和與經緯》的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認爲,只要理由正當,便可用權謀實現。制度與規範是次要的。

最近中國大陸爆紅一部蘿莉、御姐和師奶通殺的電視連續劇,以雍正後宮爲背景的《甄嬛傳》。當然,我本來對於此類戲說劇是嗤之以鼻的,跟著小朋友看了幾集之後,居然著了魔,揹着她買了DVD,一口氣看了個通。

你自然可以想像這類宮鬥戲(後宮鬥爭)是怎樣一種情形。可是我完全被其中的陰謀詭計所吸引,只想看著那些後宮的皇后、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們如何見招拆招,使絆子,下圈套。可愈到其後,我愈是悵然若失。我記得少時看南韓片子《大長今》,也是宮鬥,可是爲什麼大長今就那麼陽光滿地,而我們的甄嬛終於陷落了陰毒謀人的悲劇呢?在中國人看來,多麼偉大的人,若他/她缺少謀略而一味地光明正大,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的。終於還是計謀勝過了制度。這好像就是我們的政治價值觀。瞧,我這麼說,我不也看著甄嬛使各種陰招樂不可支嗎?

與此同時,我在讀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小楓先生的《共和與經緯》,不知怎麼地,我竟把如此鄙俗的電視劇和如此高雅的哲學聯繫起來了,並且我頗覺得這二者有共通之處呢。

您已閱讀13%(423字),剩餘87%(29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我是書蟲

連清川,70年代人。曾任南方報業《21世紀環球報導》副主編,其後遊學美國三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和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後在民營、國營、合資,印刷、電視、網路媒體均有短暫停留。唯好讀書寫字。讀書無挑揀,只要有情趣。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