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民企爲何偏愛多元化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博鰲論壇再度聚焦中國民企的多元化或專業化之爭。這看似企業的戰略選擇,卻還原出一個制度問題:高度不確定的社會里,分散風險是必然之選。

民間性與企業性,本是博鰲亞洲論壇立意之一;雖然近些年國際化和官方化漸成氣候,但是無可否認中國民營企業在博鰲論壇的風頭不小,譬如諸多企業家參加的「正和島博鰲夜話」。

2012年博鰲論壇,「中國民企」話題有什麼新意呢?在民營企業家圓桌會議上,「新36條」、溫州金融實驗區新政等熱點話題並未引起更多爭議,最大亮點,反而在於多元化與專業化之爭。

多元化一直是中國民企的偏愛,這也可以解釋過去奇異公司的傑克.韋爾奇爲何在中國內地激起了諸多追捧與共鳴,無非因其戰略思路被不少中國企業家們借來澆了自家的壘塊。

您已閱讀17%(245字),剩餘83%(12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