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中國定調亞洲可持續發展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博鰲論壇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均關注「可持續」成長,這也是新興經濟體夢魘之一。中國模式曾獲益於東亞「四小龍」榜樣作用,今天或到反哺之時。

2012年,註定不平靜。

對於中國來說,不僅要經歷政府換屆,更需直面經濟放緩;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除了連綿不斷債務危機之外,政治因素同樣日漸成爲新風險來源。亞洲,作爲新興經濟體的中堅力量,曾經以亞洲奇蹟驚豔世界,也曾在亞洲金融危機折戟沉沙,是否還能充當世界經濟引擎?如何迎接這一變動的世界?

2012年4月1日到3日,博鰲亞洲論壇於在中國海南博鰲召開,主題順勢定調爲「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根據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周文重先前介紹,爲期3天的年會將圍繞「探究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根源」、「尋求變革與轉型」、「創新與亞洲的可持續發展」三條主線開展討論。

您已閱讀18%(281字),剩餘82%(12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