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當你成爲作品中的人物

FT專欄作家庫柏:出版社在讀過我妻子新書的手稿後,提出了一個請求:「擴展一下丈夫的角色,他頗有喜感。」

出版社在讀過我妻子新書的手稿後,提出了一個請求:「擴展一下丈夫的角色,他頗有喜感。」我妻子有些驚訝,但還是照辦了。於是她的新書《法國小孩不會扔食物》(French Children Don’t Throw Food)在英國成了暢銷書,現在又以《養法國寶寶》(Bringing up Bébé)的標題,擺到了不喜歡懷疑的美國公衆面前。許多書評人把這本書描述成法式育兒指南,實際上這本書可比育兒指南有趣多了:這是一本描寫我的書。

在這以前,我的名字就曾經在文學作品中得到不朽的描寫。帕迪•阿格紐(Paddy Agnew)曾經因爲我說過的一番自命不凡的話,寫了一本關於義大利足球的書,他在書中用很大篇幅對我的話大加駁斥。可是直到如今,我才終於成爲了作爲文學人物而更被人熟知的小圈子的一員。從今以後,我永遠都會和19世紀的小批評家李•杭特(Leigh Hunt)被歸爲一類。後人想起他時,能記住的只是他是狄更斯的《荒涼山莊》(Bleak House)中滑稽的斯金波先生(Skimpole)這一角色的原型。

這種命運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爲常見。曾經有一位經濟學家在和我聯絡時,自我介紹說,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一部小說中,有一個人物就是以他爲原型的。根據我認識那兩三個小說家,我總結出了一個小說理論,作家其實只是寫下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大不了有時候會改掉某個人的名字。但現在我已經成了一部文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又發覺自己並不想成爲文學人物了。我妻子對我的描述在事實層面可能是正確的,然而單憑事實並不能表現我微妙、複雜的人格,書中的「西蒙」也缺乏現實中的我所具有的魅力。

您已閱讀37%(685字),剩餘63%(11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