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書評:冷血的戰爭故事

FT華盛頓分社社長馬利德:錢尼自傳沒有對他任職期間美國政府政策的代價進行反思,他所一味表達的強權思維也早已過時。

在自傳出版前夕,或許是爲了刺激銷量,迪克•錢尼(Dick Cheney)預言他的書會「激怒整個華盛頓」。實際情況是,一些人確如意料之中般勃然大怒——柯林•鮑爾(Colin Powell)和康朵麗莎•萊斯(Condoleezza Rice)對書中針對他們的批評進行了反擊,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的研究者對這些批評所涉及的論戰應該很熟悉——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引起更多的反應。

人們之所以對這位前美國副總統自詡投下的重磅炸彈反應冷淡,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所謂的反恐戰爭和相關的所有爭議——從入侵伊拉克的決策,到對囚犯使用酷刑,即所謂的「高強度審訊」——與當下困擾美國的問題相比,似乎太遙遠了。

對於一個深陷經濟大幅下滑和一代人的信任危機中的國家來說,錢尼對小布什政府功績的一味固執辯護幾乎無關緊要,更不要說他在離任時對美國的形勢完全摸不著調門了。

您已閱讀22%(384字),剩餘78%(13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