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剛剛訪問了北京。就在今年,中國將取代法國,成爲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當此事成爲現實時,將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刻。它還會爲當前提出如下問題的人士提供支持,即德國是否應該脫離深陷困境的歐元區,轉而加入「金磚國家」行列,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中等規模全球經濟強國爲伍?
我最初是從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烏爾麗克•古爾洛特(Ulrike Guerot)那裏聽說德國應加入「金磚國家」的觀點的。古爾洛特對德國國內的分離主義反歐傾向持強烈反對態度。最近,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最清晰闡述的或許要算德國工業集團林德(Linde)的執行長沃爾夫岡•賴茨勒(Wolfgang Reitzle)。賴茨勒表示,德國應考慮脫離歐元區。他坦言,這或許會引發某種短痛,但長期來看它將增強德國的競爭力。
我一向認爲,德國對競爭力的癡迷是引發歐元區危機的深層次原因之一。積極尋求鉅額經常賬戶盈餘導致了歐元區內部的失衡。對一個規模和德國差不多的國家來說,這種政策也許是可行的——儘管稱不上明智。但對一個像歐元區這樣的龐大經濟體而言,這種政策就是難以爲繼的。
您已閱讀29%(519字),剩餘71%(1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