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人民幣

上海提速建設「人民幣中心」

澳新銀行劉利剛:「十二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出臺,意味著上海在未來發展中明確了改革方向。上海建設人民幣中心構想蘊含著更多政策意圖,也意味著金融體系大變革可能。

1月30日,中國發改委公佈《「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主要內容。《規劃》在提出「十二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展目標時指出,力爭到2015年基本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

在提出將上海建設爲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數年後,這份規劃的出臺意味著上海在未來的發展中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和細化了金融中心建設的步驟。

以人民幣破題,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也有了更加現實的意義。對於在兩地同步大力發展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來說,這也意味著未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想像,未來更多的中資機構將在香港設立新的機構和業務,而外資機構則會更深地在境內紮根以達到協同效應。

您已閱讀18%(302字),剩餘82%(13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