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底,韓寒連續寫了三篇文章:《談革命》、《說民主》和《要自由》。儘管韓寒寫的只是部落格,卻往往比許多媒體上發表的公共知識分子的文章要有影響力得多。所以,就像以往一樣,這三篇文章立即成爲了一個熱門討論話題。
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都喜歡捨本逐末,要麼說「韓寒不讀書」,要麼說「韓寒靠的是粉絲」。我覺得這裏面有很多奇怪的心理在作祟。說白了一點就是嫉妒吧。許多人從本科讀到博士,皓首窮經,滿腹經綸,可是他們說出來的話,就像大風吹沙塵,倏忽俱不見。而韓寒連個大專都沒有,憑什麼來談這麼高深的政治理論問題!更加可惡的是,韓寒奇裝怪服,時常出沒在時尚媒體中,開跑車,泡妞,寫小說,一點都沒個正經文化人的樣子,說他是知識分子,實在是有辱斯文。況且,韓寒出道以來每一次掀動波瀾,與其龐大粉絲羣的一力支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不僅與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路徑大相徑庭,即便是今天歐美知識界,也鮮有人能夠在時尚與思想兩個領域中穿梭無礙。
我一直是喜歡甚或有些追捧韓寒的。這可能和我一向只把自己當成一個從事媒體行業的專業人士有關,因爲我不必去和韓寒攀比知識程度的高低與粉絲的多少。媒體專業人士的責任是旁觀和觀察,看客的成分多一些,做評論的時候喜好則可以明確一些。
您已閱讀21%(519字),剩餘79%(18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