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經濟

Mind the gap: the perils of forecasting output
英國須警惕產出缺口


FT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我們並不明白英國生產率降低的原因,也不應假設產出降低是永久性的。最重要的是,政策的目標應該是確保它不是永久性的。

The Office for Budgetary Responsibility is a welcome innovation within the UK policymaking framework. Too often governments have manipulated the numbers. The OBR should end such finagling. More important, it should end the fear of such finagling. Greater confidence in the probity of official forecasts is a public good. Yet it is crucial to distinguish probity from correctness. The OBR is honest and competent. How could it be otherwise with my former colleague Robert Chote at its head? But it might still be wrong. Economists just do not know very much.

在英國的政策制定框架內,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of Budget Responsibility,簡稱OBR)是一個受歡迎的創新。在太多情況下,政府操縱了數據。OBR應該結束這種欺騙性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它應該終結人們對這種欺騙的擔憂。人們對官方預測誠信度的信心增強,符合公衆的利益。但有一點至關重要:誠信不等於正確。OBR是誠實且富有能力的。有我以前的同事羅伯特•喬特(Robert Chote)的領導,它怎麼可能不這樣呢?但它仍然有可能出錯。經濟學家就是所知甚少。

您已閱讀12%(794字),剩餘88%(58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