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經濟

英國須警惕產出缺口

FT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我們並不明白英國生產率降低的原因,也不應假設產出降低是永久性的。最重要的是,政策的目標應該是確保它不是永久性的。

在英國的政策制定框架內,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of Budget Responsibility,簡稱OBR)是一個受歡迎的創新。在太多情況下,政府操縱了數據。OBR應該結束這種欺騙性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它應該終結人們對這種欺騙的擔憂。人們對官方預測誠信度的信心增強,符合公衆的利益。但有一點至關重要:誠信不等於正確。OBR是誠實且富有能力的。有我以前的同事羅伯特•喬特(Robert Chote)的領導,它怎麼可能不這樣呢?但它仍然有可能出錯。經濟學家就是所知甚少。

OBR在11月的預測中,將2016年年初的潛在產出預期進一步下調了3.5%。因此,我的老同事克里斯•賈爾斯(Chris Giles)估計,2017年的潛在產出預測,將比按照1997-2008年的成長趨勢計算出的水準低18%。這是一個巨大的落差。

在3月至11月之間,OBR將2011-12年至2015-16年經週期性調整的經常賬戶赤字佔GDP的比重,累計調高了8.8%。 鑑於這些數據,英國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George Osborne)再也不可能實現在2014-15年消除經週期性調整的經常賬戶赤字的目標。OBR對財政大臣而言,猶如芒刺在背。

您已閱讀31%(511字),剩餘69%(11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