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各主要出口市場的經濟正在放緩。中國製造商接到的訂單已開始減少。自2008年末以來,形勢似乎從未如此糟糕。一羣熱情洋溢的中國問題觀察家表示,用不著擔心。中國政府已做好了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畢竟,中國近三年前推出的刺激計劃,幫助全球經濟走出了衰退。然而,中國近年來的信貸熱潮所造成的遺留問題,將讓它難以複製過去的成功。
任何關注中國事務的人都知道,近幾年中國出現了異乎尋常的信貸擴張。自2008年以來,私人信貸存量(即「社會資金」)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已從120%增至近180%。中國最近的信貸增速,已超過了雷曼兄弟破產前幾年的美國。即使只發生新增信貸流的減緩,也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這場信貸狂歡爲中國與日俱增的固定資產投資提供了支撐。有跡象表明,相當規模的投資配置不當。例如,中國的高鐵里程數很快將超過全球其它國家的總和。然而,伴隨鐵路網路迅速擴建的,是有關建設質量低劣的報導。這種昂貴的交通系統的經濟性也受到了質疑。今年7月發生在溫州附近、導致多人死亡的兩輛動車追尾事故,引發了對中國「帶血的GDP成長」的大舉聲討。
您已閱讀28%(471字),剩餘72%(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