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在雕塑園中閒蕩,夏日午後的臺灣,有一種粘稠的熱。如果仔細打量,你會發現標準化的雕像也有細微差別,而其中一些,甚至走樣得離譜。在屏東縣內埔鄉的崇文國小的胸像,他的臉部完全凹進去了,還有一對大扇風耳,它不像浙江人蔣介石,倒像安徽人朱元璋。難道是因爲屏東遠離臺北,對於蔣公的理解也更偏頗嗎?
我記得曾榮鑑的反覆敘說:要用美學眼光來看待它們。但美在哪裏?專制創造美,法老們的金字塔、希特勒的奧運會、史達林的莫斯科,還有毛澤東的《東方紅》,都有特別的誘人之處。它們也是規模的勝利,只有專制力量才能動員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完成浩大的工程。蔣介石的雕像,也是規模的勝利。倘若臺灣作家林雙不的統計值得信賴,臺灣共有四萬五千座大小不一的蔣介石像。
您已閱讀11%(314字),剩餘89%(24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