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學生

畢業等於失業?

雅茨•傑格:英國青年失業率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準,今天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都開始重新思索「職業生涯」這個詞的涵義。

英國青年失業率已經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準,今天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都開始重新思索「職業生涯」這個詞的涵義。

對於任何一個24歲或不到24歲的人,它就像一頭怪獸,盤踞在我們面前,傲慢地注視著我們。每當有成年人像問孩子一樣問起:「長大後,你想當什麼?」重音總是放在「當」字上——當你四肢發育完全,開始穿筆挺的衣服時,你會選擇哪一條道路來給自我定位?

然而對於今天的大學畢業生,身份認同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們很可能正在靠領失業救濟或者啃老度日,覺得自己一錢不值:破碎的自恃、凋零的自尊,還有窘迫的錢包,都窩在家中那間舊臥室裏。一想到還要向屹立不倒的學生貸款公司寄支票還貸款,就情不自禁地要開一瓶威士忌,借酒澆愁。

您已閱讀19%(302字),剩餘81%(12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