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必須懂外交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商界發生的變化是,公司更加趨於國際化,因此與某一特定國家的政府的聯繫有所減弱。公司需要爲未來做好準備,分析全球運營活動中的風險,並且制定出應急方案。

美國召回駐敘利亞大使前幾天,我問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執行長彼得•沃瑟(Peter Voser),他打算怎麼做。

在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的倫敦晚宴上,彼得•沃瑟曾談及殼牌的社會責任,在奈及利亞的作用及偶爾的失利,以及與蘊藏大量未探明石油儲量的北極地區原住民進行的協商。但他隻字未提敘利亞。殼牌在那裏與當局控制下的一家公司有一家合資企業,而敘利亞當局近來已殺害了大約3000名本國民衆。

我提問之後,他首先表示,做石油生意就意味著要涉足這個世界的事故多發地。殼牌遵守美國和歐盟(EU)對敘利亞的制裁措施——禁止該國出口石油。但是,殼牌在敘利亞的合資企業裏有3000人,他有責任確保他們能夠繼續安全地工作。他補充道:「我們不負責解決敘利亞的政治問題。」

您已閱讀21%(345字),剩餘79%(12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