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發現自己無法再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之後,它們愈發希望發展中世界能夠出手相助,通過購買歐洲投資者和官方機構不願、或無力購買的債券來化解危機。這有什麼不對的呢?僅金磚四國(Bric)就坐擁逾4兆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個數字足以填平許多赤字。
但更多的外國投資非但不會幫助歐洲——反而有可能讓情況更糟。事實證明,國家政府正因扭曲的激勵措施而苦不堪言,因此,短期內有利於個別國家的行動,可能會傷害歐洲整體。如果許多政府都採取這種行動,會讓所有人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一個苦苦尋求以可控的利率進行融資的國家,似乎有理由將任何慷慨的新投資者都當作寶貴的資源來歡迎,無論他來自何方。
您已閱讀22%(289字),剩餘78%(10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