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911與藝術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湖:中國藝術家徐冰以9•11廢墟的塵埃爲材料所做作品《何處惹塵埃》在英國獲首屆Artes 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

2001年9月11日早上九點不到,Liz Thompson 已經站在了世貿中心北樓的大堂裏,爲了提前準備當年耶誕節的藝術裝飾,她特意很早過來趁人少的時候先看看場地。作爲紐約下曼哈頓區文化委員會的負責人,她統管這一地區的公共藝術項目的運作,跟助手剛說了幾句話,爆炸就發生了。Liz僥倖逃生,但是她位於世貿大廈5號樓的辦公室卻付之一炬。

911發生的瞬間,中國藝術家徐冰聞聲跑出了公寓,那時他住在與曼哈頓一河之隔的布魯克林new soho地區,親眼看見兩座大樓相繼倒塌。當時並沒有特別強的感覺,只覺得像電影鏡頭,很不現實。爆炸後,曼哈頓的地上都被灰塵覆蓋,像雪一樣。一連幾天,隔河都聞得到漫天塵埃和煙土的味道。第三天,他到世貿廢墟附近收集塵埃。當時也沒有什麼目的。僅僅爲了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材料。2004年4月,徐冰以「9•11」廢墟的塵埃爲材料所做作品《何處惹塵埃》(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在英國獲得當今世界視覺藝術最大的獎項之一——首屆Artes 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再過不久,徐冰將在紐約舉辦名爲「灰塵自我收集的地方」的展覽。這是美國華人博物館與曼哈頓文化委員會合作的9•11紀念展覽之一。在作品中,徐冰在鋪滿911塵埃的地面上寫下了慧能大師的名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句子,用中國的禪意來表達對911的紀念。

德國視覺藝術家Hans Peter Feldmann在911恐怖襲擊之後,收集了全世界150多份報紙在9月12號關於911的報導,其中也包括《北京青年報》的頭版頭條。Hans通過異常艱難的收藏過程,表達他對這場浩劫的關注和反思。當全世界的報紙都在同一時間,用同一版面,同一張照片,甚至同一個驚歎號和問號來報導同一件事情的時候,這個世界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您已閱讀28%(761字),剩餘72%(19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