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

沙烏地手段不高明

前CIA伊斯蘭政治戰略分析項目負責人納赫利赫:沙烏地干涉海灣國家內政、打擊該地區什葉派的做法,可能導致更多的暴力,損害西方在海灣的切實利益。

就在阿拉伯世界剛剛擺脫獨裁的國家踉踉蹌蹌邁向經濟機遇和政治改革之際,利比亞和敘利亞兩國的暴力事件正在抹去阿拉伯之春前期成果的榮光。在這兩個國家的危機背後,隱藏在一個更爲嚴重的長期問題:西方對該地區石油巨擘沙烏地阿拉伯的無條件支持。

由於歷史原因,包括經濟、政治和宗教原因,西方政策制定者對沙烏地的支持依舊穩固。雖然沙烏地是世界最大產油國和歐佩克(Opec)核心國家,但它仍依靠西方幫其封殺針對其可怕人權記錄、日益嚴重的反什葉派政策以及輸出偏狹宗教學說的批評。

容忍上述行爲的好處是明顯的,那就是數量龐大、價格合理的沙烏地石油和天然氣。沙烏地人還購買西方的武器、技術機械和消費品,從牙籤到防空系統無所不包。雖然在沙烏地問題上,西方公衆價值觀與私人利益之間的這種衝突由來已久,但阿拉伯民衆對自由日益強烈的渴求正使得這一情況變得越來越難以維繫。

您已閱讀23%(361字),剩餘77%(12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