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居民消費真在「萎縮」嗎?

在今日起推出的「澄清數據困惑」系列文章中,經濟學者徐滇慶、李昕試圖爲一些常見的、卻容易混淆的經濟數據提供更準確的解讀。系列開篇着眼於中國CPI數據。

(【編者按】中國公衆對宏觀經濟數據日益關注,但對數據的定義和來源卻時常存在混淆。錯誤的數據使用,更可能導致錯誤的經濟政策。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系教授徐滇慶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昕共同撰寫了一系列「澄清數據困惑」文章,試圖爲一些常見經濟數據提供更準確的解讀。今天我們發佈的是系列之一:對中國CPI數據的解讀。)

近年來,在各種媒體報導上不斷出現這樣的說法:中國居民消費佔GDP比重連年下降,說明國民收入分配體制嚴重失衡。(如《人民日報》2010年10月18日的《普通民衆爲何不敢花錢?》,就是一例)。

從統計數據看,中國居民消費佔GDP比重的確從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9年的35.6%。很多人認爲必須逐步提高居民消費在GDP中的比重,而且只有增加國內需求才能爲下一步經濟成長開闢市場空間,保持經濟高速成長。這種看法正確嗎?

您已閱讀19%(374字),剩餘81%(15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