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中國加息打擊通膨「宿敵」

中國本來就偏緊的流動性現在更緊了一點。與以往一樣,問題在於通膨。定於今後幾天發佈的6月消費價格指數,預期將顯著高於5月。

中國本來就偏緊的流動性現在更緊了一點。5月底,高盛(Goldman Sachs)金融狀況指數(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對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A級企業債券收益率、貿易加權匯率以及股票價格的綜合衡量——趨近2008年8月的水準,這與堅定的收緊政策吻合。自那以來,短期銀行間同業利率飆升,高於期限更長的合約,同時人民幣貸款成長大幅趨緩,5月份同比下降近五分之一。就在全國上下似乎在呼喚流動性的時候,中國央行週三宣佈將一年期利率上調25個基點,從週四起執行。

與以往一樣,問題在於通膨。儘管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在本報發表的文章中保證,國內政策已經「奏效」,而且「今年價格上漲將得到有力的控制」,但定於數日之後發佈的6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預計將明顯高於5月份的數據。出版商財新(Caixin)最近對銀行家和經紀人的調查顯示,6月份通膨將達到6.3%,高於5月份的5.5%。

這導致全球其它市場出現意料之中的「退出風險」痙攣。投資者對於任何看似提高中國硬著陸幾率的動態都感到震驚。

您已閱讀63%(452字),剩餘37%(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