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主權債務危機

From Italy to the US utopia vs reality
歐美的「債務狂歡」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美歐鷹派人物們認爲,目前這場危機的根源完全在於財政問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寬鬆的信貸最終演變成了財政危機。

In the eurozone, the fiscal crisis is lapping on Italy’s shores. In the US, the administration declares it will run out of funding early next month if the debt ceiling is not raised. Far fewer Europeans than Americans believe public sector defaults are beneficial. But important Europeans share with Republicans the view that there are still worse outcomes. For reluctant Europeans, the eurozone must not be a “transfer union”. For recalcitrant Republicans, taxes must not be raised. Fiat justitia, et pereat mundus – let right be done even if the world perishes – is the motto.

在歐元區,財政危機陰影正籠罩在義大利上空。在美國,歐巴馬政府已宣佈,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政府將於下月初耗盡資金。認爲公共部門違約有利的歐洲人,要遠遠少於這樣想的美國人。但歐洲要人們與美國共和黨人在一個問題上意見一致,即還會有更糟糕的結果出現。對於心懷不滿的歐洲人而言,歐元區決不許變成一個「轉移聯盟」。而在誓死反抗的美國共和黨人看來,提稅也是不容爲之的。他們信奉的座右銘是一句拉丁語:Fiat justitia, et pereat mundus(即使世界毀滅,也要伸張正義)。

您已閱讀9%(817字),剩餘91%(81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