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

FT社評:義大利亟需重樹信譽

要讓市場相信義大利是可信的,只有緊縮計劃是不夠的。最理想的做法是讓貝魯斯柯尼下臺,代之以一個以技術官員爲首的代表更廣泛的政府。

自2010年春季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以來,危機蔓延至義大利的可能性,一直是歐洲大陸政策制定者揮之不去的夢魘。最近幾周,此事發生的幾率已經大幅上升。要想避免危機,義大利政府有必要立即採取果斷行動。

雖然市場情緒在週一的恐慌過後略有緩和,但週四義大利國債利率再次上升。義大利被迫爲5年期國債支付4.93%的利率——是3年來的最高水準,較一個月前高出1個百分點。同時進行的15年期國債拍賣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利率紀錄。

義大利政府可以暫時承受高價發債的痛苦。義大利國債到期年限的構成對其有利,而國債利率只有持續上升纔會變得危險。但是對義大利債務可持續性的任何疑慮,都可能影響義大利各銀行自我融資的能力。而這種懷疑情緒可能會來得更快。一旦國債利率大幅上升,市場很快就會喪失信心。愛爾蘭的經歷表明,一旦一個國家喪失了市場的信任,就幾乎不可能再次獲得信任。

您已閱讀30%(369字),剩餘70%(8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