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國際關係

中西對壘之外的衝突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強國,常常聯手挑戰西方霸權,但新興國家之間的矛盾,往往比它們與西方之間的矛盾更深。

每隔一段時間,公認的看法會被某個一閃而過的標題顛覆。幾天前,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越南「歡迎」美國干預南海爭端》就屬於這種情況。有關全球新秩序的時尚觀點,將其框定爲擁有既定利益的西方和正在崛起的其他國家之間的較量。其實,「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角力,是個更有意思的故事。

越南與中國政府的爭吵,是圍繞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的一系列控制權爭端的最新一例。簡單說,中國宣稱擁有南海全部主權。然而,中國地圖上表明這一雄心的星星點點的邊界線,遭到幾乎所有其他方面強烈反對。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臺灣,都有自己的領土和領海主張。日本與中國就東海一些島嶼有另外的爭執。

因此,這些衝突並不是新情況。中越之間的敵意也不是新鮮事。上世紀70年代間,美國撤出越南還不到5年,中越兩國就打了一場激烈的邊境戰爭。新情況是,隨著中國採取一種自信得驚人的鄰國政策,緊張顯著加劇。

您已閱讀20%(373字),剩餘80%(15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