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90年,日本都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經濟體,幾乎沒有人預料到接下來的幾十年裏日本所發生的事情。今天,人們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更爲驚歎。這個巨大的經濟體能夠汲取教訓、明白輝煌的成功通常預示著驚人的失敗,這有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日本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在1950年相當於美國水準的五分之一,到1990年躍升至美國水準的90%。不過這種壯觀的趨同之勢卻出現逆轉,到2010年,日本人均GDP下降到了美國水準的76%。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實施時,中國的人均GDP僅爲美國水準的3%,今天已經躍升至美國水準的五分之一。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中國是會繼續這種令人矚目的成長,還是也會讓世界失望?
爲持樂觀態度辯護很容易。首先,中國有經事實證明的成功經歷,1979年至2010年之間其年均經濟成長率達10%。其次,中國的生活標準離達到高收入國家的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美國爲參照,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僅爲日本1950年的水準,日本在那之後又經歷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高速成長。如果中國能與日本的經濟表現相當,那麼到2035年其人均GDP將達到美國水準的70%,其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和歐盟經濟規模的總和。
您已閱讀23%(514字),剩餘77%(17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