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混血」汽車會流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合資汽車公司自主品牌,屬於中外雙方母公司共同所有,稱爲中外「合有品牌」可能更加貼切。

試圖改變汽車業「市場換技術」失敗政策的中國政府,正在強迫汽車合資企業生產「混血兒」,屬於中外雙方共同擁有品牌的汽車。但中國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這麼多一無情感積澱、二無技術特色、三無價格優勢的新汽車品牌嗎?這項政策是否會成爲政府高官衆多「拍腦袋」決策的新笑柄?是中國政府製造的又一個大泡沫,還是就此改變全球汽車業走向的新起點?

近來一個時期,每次和媒體同行參加汽車廠商的活動,總是能聽到同一個問題:「貴合資公司自主品牌車型有何計劃,何時上市?」幾乎所有的汽車合資企業都被問到過這一問題,提問者爭先恐後,回答者要麼語焉不詳,要麼躲躲閃閃,一部分人和我則圍觀不語。

對於情況各不相同的各合資企業負責人來說,這一話題確實不好回答,新品牌汽車做不做,是真戲假做,還是假戲真做,皆不由得他們說了算。

您已閱讀17%(340字),剩餘83%(16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