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車展專題

中國汽車市場不一定樂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由中國二三線市場井噴帶動的需求會讓市場總體呈現成長,但短期宏觀環境的變化會給中國車市帶來些許寒意。

經歷了2009年和2010年車市的狂飆突進,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家汽車企業敢於對中國市場說放棄。雖然每年4月在中國京滬兩地輪流主辦的國際車展規模都在不斷擴大,但是筆者在這裏還是要強調一句,今年的上海車展盛況空前。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容量首次被車展用足,很多主流車企的展館排到了E7,而以往E5就已經是零組件展商的舞臺了。如果你是一個強勢媒體的汽車條線負責人,那麼今年的上海車展會讓你疲於奔命,在7天的展會期間,你可能收到超過100封活動邀請函。

2011年的車市,以及後幾年的車市,真的會這麼好麼?

記得前任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在去年年底廣州車展的時候說,中國車市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的成長,但是同時面對宏觀環境向着不利於新車銷售市場發展的風險。也就是說,車市面臨著剛性需求的利好和宏觀環境的利空之間的對決。筆者以爲,雖然中期來看,由二三線市場井噴帶動的市場需求會讓新車銷售市場總體呈現成長,但是短期來看,宏觀環境的變化會給中國車市帶來些許寒意。

您已閱讀15%(418字),剩餘85%(24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