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中國經濟數據——包括滙豐最新公佈的製造業PMI初值、4月工業產出和存貨量——都似乎顯示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減速。同時,市場關於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非主流意見也開始抬頭,要求中國央行停止緊縮的呼聲也在增強。
筆者認爲,中國經濟減緩,說明中國央行的緊縮政策已開始奏效。但如果在通膨壓力依然很大的狀況下「鳴鑼收兵」,那將功虧一簣,中國央行也將輕易失去艱難得到的「通膨鷹派」的信譽。
其實「電荒」的過早到來,本身就說明中國經濟還沒有明顯減速。在過去的「電荒」年中,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強勁成長。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一個特色,即中國經濟主要由基礎建設投資拉動,而與基礎建設投資相關的鋼材、水泥等重工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因此,一旦投資加速、重工業生產迎頭趕上之時,電力供給也就開始出現緊張。同時,這也與中國生產的季節性高度相關,中國的工業生產往往從春節以後開始步入正軌,夏季進入高峯期,而居民用電也在這個時期迅速上升,用電大戶同時出現需求缺口,也就不足爲奇了。
您已閱讀26%(434字),剩餘74%(12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