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並無「狂熱經濟樂觀主義」(Wild Economic Optimism)的痕跡。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中的結論基本上還是樂觀的:「全球經濟活動似有重新加快之勢。」
這話說得沒錯。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以說是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最重要指標,而該指標的前景顯得頗爲穩健(2011年和2012年的成長率預計分別爲4.4%和4.5%)。在成長最有潛力產生效益的地方,即較貧窮國家,成長率尤其高(今明兩年預計均爲6.5%)。這些預測自1月以來沒有變過,展現一種令人安心的一致性,似乎表明經濟機器正在按照應有的節奏運轉。
但是,雖然GDP前景良好,許多其他指標卻仍然讓人擔心,尤其是在發達國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關注4個重點。在美國和歐盟,失業率仍然比危機前的6年平均值分別高出4個和1.5個百分點。財政正常化的夢想遙不可及:富裕國家的財政債務負擔仍在節節攀升(在發展中國家則在減輕);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實際政策利率仍然處於負值。大宗商品價格漲勢過快、過高,令人擔心。需求失衡扭曲了投資,締造了一座座外匯儲備大山。
您已閱讀69%(499字),剩餘31%(2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