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英國人正在大舉「入侵」美國媒體業——從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到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均是如此,但與此同時,一種反向「入侵」也正發生:近幾年來,美國品牌和零售業高階主管已成爲着眼全球擴張的英國奢侈品牌集團眼中的「香餑餑」。
一個關於英國零售商和品牌的即時性調查表明,在英國零售業和品牌集團新任命的經理人中,有不少來自美國的面孔。以專供皇室所用的奢華文具和優雅配飾而聞名的品牌Smython去年10月聘請了前Gap and Banana Republic公司的老將安娜•麗莎•弗勒曼(Anna-Lisa Froman),就任公司高級副總裁;上個月,倫敦布朗斯百貨(Browns)宣佈,曾供職於紐約巴尼百貨(Barneys New York)以及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Saks Fifth Avenue)的美國人魯斯•瑞伯格(Ruth Runberg),將取代另一個美國人埃林•馬拉尼(Erin Mullaney),成爲布朗斯的新任採購總監。經營鞋類的Kurt Geiger集團去年夏天也任命Bergdorf Goodman公司的前採購史考特•太普(Scott Teppe)爲其奢侈品部門的主管。
在一大批登陸英國的美國人中,上述人士只是其中的部分新成員而已。其他人士包括:2008年搬到英國成爲Liberty總經理的愛德•伯斯戴爾(Ed Burstell);曾供職於巴尼百貨的紐約人喬伊斯•阿瓦隆(Joyce Avalon)也於同一年加入了高檔化妝精品百貨Space NK,擔任首席運營官,負責採購與銷售;2007年,喬希•舒爾曼(Josh Shulman)作爲執行長加入了Jimmy Choo;出生於美國、曾供職於香奈兒(Chanel)的瑪麗-阿黛爾•麥凱爾(Mary-Adair Macaire)最近搖身一變,成爲了針織品牌Pringle的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