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仁慈的獨裁比暴政好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卡普蘭:仁慈的獨裁者雖然獨裁,但他的統治對於他的人民並非一點好處都沒有。人們會認識到,戰勝暴政遠非舉行選舉那麼簡單。

分析建立在差異基礎上。在當前這個阿拉伯世界動盪不安的時期,差異正在被人們忽視。正如一些新保守派人士宣稱的,並非所有獨裁者都是壞人、都應被推翻。一名獨裁者與另一名獨裁者之間的道德差異,不比獨裁者與民主主義者之間的小。天底下也不乏仁慈的獨裁者,所以我們不應拋棄所有仍在掌權的獨裁者。

遠見卓識、公認的合法性、社會契約的存在、以及有能力提高社會制度複雜度(從而爲提高社會自由度做好準備),是有道獨裁者的區別性特徵。舉例來說,利比亞的穆安瑪爾•格達費(Muammer Gaddafi)與阿曼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Sultan Qaboos bin Sa’id)就決非同類(阿曼近日出現了年輕人暴力示威活動);埃及前勃列日涅夫式的獨裁者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與約旦充滿活力的阿卜杜拉國王(King Abdullah)也不可同日而語。

阿曼蘇丹卡布斯在廣大農村內陸地區修建公路與學校,提升婦女地位,保護環境。他的執政願景與許多亞洲前獨裁者相似,比如中國的鄧小平、新加坡的李光耀(Lee Kuan Yew)、以及馬來西亞較具爭議的馬哈蒂爾•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這些獨裁者把他們的社會帶出了貧困,推動他們的人民成爲充滿抱負與活力的中產階級。與約旦、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最高統治者一樣,蘇丹卡布斯的合法性也是建立在王室傳統基礎上——北非警察國家的暴君們則不能以此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因爲他們根本就不具備這種傳統,同時又完全缺乏遠見。

您已閱讀36%(630字),剩餘64%(11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