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西方人讀馬克思

各種史達林式的殘酷運動把馬克斯塑造成了"神":與馬克思貌合神離、空剩鐵石心腸。從他不再是偶像的那天起,馬克思就變得讓人感興趣了。

《如何改朝換代: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由利特爾-布朗公司(Little, Brown)出版,建議零售價25英鎊,480頁。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出生於1917年,幾個月後,蘇聯10月革命爆發,他活得比蘇聯以及英國共產黨(他1936年加入)都還長。對此結局他至今仍感傷心,他在《如何改朝換代》一書中寫道,「蘇聯的垮臺以及蘇聯模式的失敗不僅在共產黨員、而且在全世界的社會黨人的心頭造成了巨大創傷。」

這是代表你說的話,同志,而我與其它許多社會黨人一樣,對蘇聯模式的垮臺歡呼雀躍;而且卡爾•馬克思本人也會拍手稱快,對此我毫不懷疑。他最有名的名言「應該質疑一切」(de omnibus disputandum)在「現存的社會主義政權」國家(集謊言、暗殺以及無能於一身的可怕怪胎)壓根就沒有市場。

您已閱讀21%(423字),剩餘79%(16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