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散文《我的理想家庭》,在文中他說他理想中的家最好要有七間房,一定得有一間書房。書籍不少,不管什麼頭版與古本,得都是他所愛讀的。房間裏要有一張書桌,文具不用講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兩枝鮮花,插在小瓶裏。而且他特別強調,書桌的漆要好,放上熱茶杯不至燙成個圓白印。那個白印很久都褪不去,慢慢地就留下印子,看著鬧心。
老舍這樣的大家,需要間書房合情合理,他看書寫作,靠著碼字養活一大家子。那會子稿費相當驚人,魯迅能靠著稿費,沒花太多的時間,就能在北京買下一座四合院,就是如今的魯迅博物館。對於他們來說,書房就是他們的工作室,作爲SOHO族,這個空間實在重要。要安靜不受打擾,還要能會客,接待各方好友,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曾經採訪過易中天先生,他說自己曾經的書房實在不好用,堆得到處都是資料,站起來翻資料再坐下寫稿,沒多久再站起來,十分繁瑣。後來遇到了設計師兼創辦人呂永中,爲他重新定製了書房傢俱,終於把這事情給解決了。設計師爲他保留了花了大價錢收藏的紅木書架,只是將書房的動線調整了下,再配置了一個適合他用的書桌,這個書房就好用了很多。
您已閱讀19%(475字),剩餘81%(2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