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斯蒂格利茨:市場會失靈,政府也會失靈,但我們不應放棄希望

崔瑩:這位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稱,他的新書《通往自由之路》的書名受到了海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的啓發。不過,他與海耶克的觀點完全不同。

2001年諾貝兒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被譽爲「集精湛的經濟學家、機智的論辯家和公共知識分子於一身」。近日,他受邀參加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的主題講座,和現場讀者分享了他的新書《通往自由之路》(The Road to Freedom: Economics and the Good Society)。

斯蒂格利茨表示,《通往自由之路》這本書的名字從佛烈德利赫•海耶克(Friedrich Hayek)1944年出版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中獲得啓發。不過,他和海耶克的觀點完全不同。斯蒂格利茨在講座中首先解釋了他所理解的自由。「近年來,在美國,自由的概念已被右翼甚至極右翼所掌控。共和黨內提出讓政府關門的委員會被稱爲『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要知道,這實際上會毀掉我們的體系,毀掉諸如退休福利或健康體系之類的東西。他們卻將其稱之爲『自由』 ……而我想做的,就是爲進步人士重新找回自由的概念。自由就是發揮自己潛能的自由,過有意義生活的自由。這就是我想闡述的自由概念。」

斯蒂格利茨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待自由這個概念。經濟學家使用了「權衡」(trade offs)一詞:即你要得到一利,就有一弊。你要得到某種好處,就要付出某種成本。斯蒂格利茨用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您已閱讀11%(593字),剩餘89%(46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