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愛爾蘭

愛爾蘭需要神奇方案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儘管本月愛爾蘭債券收益率大幅躍升,它們也可以同樣迅速地下降,只要愛爾蘭政府能夠找到一種神奇方案來創造出關鍵的心理轉折點。

愛爾蘭人真是可憐。過去18個月,愛爾蘭政府一再祭出值得稱讚的大膽舉措抗擊金融危機。它先是爲銀行提供擔保,然後撤換了最高監管人員與央行行長,繼而又採取力度空前的手段,爲陷入困境的銀行提高透明度。

更令人驚歎的是,該國政府還實施了痛苦的財政緊縮計劃,以求降低債務水準。到目前爲止,該計劃已基本上爲長期受苦的選民所接受,社會凝聚力似乎仍然高得驚人。

然而,愛爾蘭非但沒有得到市場的回報,反而受到腹背夾擊。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剛剛升至8%以上。紐約等地的對沖基金預測政府將出現違約。我上週訪問都柏林時,碰見了一些焦慮的債券專家,其中有幾個人開玩笑地說,「愛爾蘭現在比希臘還要糟」。不僅僅是因爲那兒的氣候不好。

您已閱讀17%(299字),剩餘83%(14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