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食品價格上升的推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宋國青:眼下這次「滯漲」——即工業成長率快速回落後CPI仍然持續上升——的持續時間,有可能超過07-08年紀錄。食品價格上漲是關鍵因素。

2010年8月份CPI同比上升3.5%。從目前的食品價格推測,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可能進一步上升到3.7%。雖然這樣的漲幅還沒有達到04年間的那次、或者07-08年那次歷史最高紀錄,但眼下這次「滯漲」——即工業成長率快速回落後CPI仍然持續上升——的持續時間,已經超過了04年,甚至有可能超過07-08年間的紀錄。

一種理解方式,是從週期波動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在04年和07年底兩次大的宏觀調控以後,都出現了生產成長率顯著回落而CPI漲幅持續上升的情況,持續時間大約半年,隨後CPI漲幅纔開始回落。07年底宏觀調控後,CPI仍然上升了較長一段時間,一個原因是豬肉價格的特殊情況,另一個原因是08年初的雪災。眼下這次CPI上漲也有災害因素的影響。

另一種理解方式,是從生產能力變化的角度看問題——勞動力供給情況發生了變化,導致潛在生產能力的成長率發生顯著變化。從數據上看,1990年以後新生人口數量有明顯下降,導致現在的新增勞動力數量下降。另外,人口撫養比的變化,也可能引起勞動力供給以至生產能力的變化。

您已閱讀26%(453字),剩餘74%(12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