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策略在一個又一個行業的興起,引發了外國企業的抱怨,並逐漸升級成了外國領先實業家的公開批評。但阿爾史東與西門子等公司不願公開說出自己的困難,因爲它們擔心被鎖在中國市場門外。儘管它們不願公開抱怨,但一些外國鐵路業高階主管私下宣稱,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技術被合資夥伴全盤偷竊與抄襲。
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鐵道部官員對外界有關強迫技術轉移與侵犯智慧財產的擔憂不屑一顧。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表示:「中國應用了世界高速鐵路人類文明的成果,同時在這個程度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創新。」然而,據外國鐵路業高階主管估計,中國所使用的高鐵技術中,約90%來源於合作伙伴關係或外國公司研發的設備。
在華運營的國際列車製造商高階主管私下表示,向北京抱怨或啓動法律訴訟毫無意義。儘管聲稱如今所有的高鐵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但中國鐵道部還是組建了一個由律師與官員組成的小組,負責調查如果國有鐵路公司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產品,它們在面對智慧財產訴訟方面有多大的脆弱性。
您已閱讀25%(414字),剩餘75%(12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