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爲何有人願爲維基百科撰文?

FT專欄作家哈福德:人們在YouTube上發佈經典的搞笑影片,或是爲維基百科撰稿,是因爲他們真心想讓你看。

《親愛的經濟學家》的一位讀者曾經寫信問我,爲什麼看上去無利可圖,還會有人在YouTube上發佈經典的搞笑影片,或者費心在網上撰寫評論?按照教科書上的經濟學模型,人們不應該在網上撰寫評論或者在YouTube上發佈影片。簡單地說,我的答案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讀書的人遠遠多於寫評論的人,看影片的人也遠遠多於上傳影片的人。作爲對理性經濟人的寬泛辯護,我的答案還算不錯,可惜對於理解在線志願行爲並沒有幫助。

經濟學理論也不是很有幫助。爲了保護地球安裝太陽能熱水器、資助圖書館或者在維基百科中撰寫一個段落之類的行爲,經濟學家稱之爲「公共物品提供」。問題不是經濟學無法解釋這種貢獻行爲,而是解釋太多。可能有人是純粹的利他主義者,自己的動力就來源於他人的喜悅;可能他們享受的是貢獻的過程,不論實際上是否創造了有價值的東西;可能他們只是喜歡「愛做好人好事」的好名聲。

直到現在,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大多還是來自實驗室的實驗。鑑於社會背景的重要性,這些實驗很可能是在對錯誤的問題提供精確的答案。

您已閱讀42%(436字),剩餘58%(6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