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那些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次接觸到經濟學這門沉悶的科學的人而言,當前西方世界關於財政政策的辯論令人沮喪——我實在找不到別的詞來形容了。
有人說波旁皇族什麼都沒忘記,也什麼都沒學會。同樣的評價完全可以套用到今天的一些當代凱恩斯主義者身上。他們不能也永遠不會忘記美國上世紀30年代犯下的政策錯誤。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被當代凱恩斯主義者奉爲聖經,但對於這部著作面世以來經濟理論界所發生的一切,他們似乎從中什麼都沒有學到。
如果用漫畫形式來描述,這場辯論是這樣的。爲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的幽靈所困擾的凱恩斯主義者警告,美國仍隨時有可能陷入另一場蕭條。他們宣稱,最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莫過於過早收緊財政政策。這是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1936年連任後犯下的錯誤。與之相反,我們需要進一步的財政刺激。
您已閱讀19%(480字),剩餘81%(19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